近日,各所大学的新生们结束了他们的入学军训,他们的大学校园生活,正开始步入正轨。可能这段时间,不少新生就会发现,自己校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生活质量有着密切联系。
有些新生被分配到大学的老校区里,虽然宿舍老旧,但生活极其便利。抬脚出校门,他们就能享受到热闹繁华的都市生活。而有些新生就不同了,他们被分配到了大学位于郊区的校区,虽然住在崭新的宿舍里,但是校园位置太过偏僻,周边没有购物中心、ktv、健身房等设施,想要娱乐,只能长途跋涉“进城”。
澎湃新闻统计了全国42所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的校区数量、地理位置和新生分布情况,我们发现即便你作为一名顶尖学校的新生,仍然有可能“从家乡的山沟里出来见世面,却读了一个在更加偏远的山沟里的大学”。
即便考上顶尖高校,仍有可能住在郊外
在42所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中,我们发现,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分校区,共有32所高校将新生分流到这些分校区之中。最常见的情况,是学校的主校区和分校区都有新生住宿。
有一部分高校,不安排新生在主校区住宿,而是把所有的新生都安排到了分校区。主校区供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使用,等大一学生“升级”成大二或更高年级,再让他们搬回主校区。
分流学生到新校区的大学里,山东大学新生住宿情况最为分散。这所山东最好大学之一,在济南共有6个校区,分布在市中心和郊外;其中,有5个校区的宿舍有新生住宿。
山东大学还有两个校区分别在青岛和威海,同样也招收新生。招生时,这两所分校与山东大学所有在济南的校区不按一个分数线招生。但是毕业时,分校的学生将会获得与山东大学主校区学生一样的文凭。因此,我们还是将此处的分校列入了统计。
最远的同城分校区,跟主校区相距近百里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,新生去分校区上学是比较普遍的情况。而大学新生们所在校区的地理位置,决定了新生们是否能够享受都市生活。在我们的统计中,新生所在的分校区和主校区的位置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:
最“幸福”的一种情况,以位于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为例。对于新生而言,校区之间的间隔对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。他们住宿在南校区里,距离主校区1.6公里。若是去主校区的教学楼上课,只需骑辆自行车就很快能到。
虽然新生们被分流到学校的分校区里,但和住在主校区没有太大差别。这样的学校,却在32所分流新生学校中凤毛麟角。只有四所学校有类似中南大学的情况。这五所学校,校区之间的间隔,都不超过5公里。
而最为常见的情况,则是新生所在的分校区离学校的主校区非常的远。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,从良乡校区开车去其位于中关村的主校区,需要行驶37.8公里。若是乘坐公交从一个校区辗转到另一个校区,可能需要花上93分钟。
新生校区和本校区相隔最远的大学,是兰州大学。所有新生都入住的榆中校区,在兰州市下辖的榆中县夏官营镇内。从地图上看,榆中校区和位于兰州市中心地带的盘旋路主校区相隔约50公里。根据卫星图,从夏官营镇到兰州市区内,兰大新生的“进城”之路,大段都比较偏僻。
兰州大学两个校区位置的卫星图
图片来自于google earth
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校园风貌
图片来自于兰州大学官网
从学校提供的校区照片和卫星图来看,这个校区背靠山丘,学校外围零星分布着一些村落,显得非常荒凉。因为地理位置,经常能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兰大的新生调侃自己“上大学像被流放”。
除了同城异校区的情况,有的学校还会跨省跨市建设新校区,新校区和本校每年都会同批次招新生。普遍来说,新校区每年的分数线会比主校区低一些,但毕业时颁发的文凭一致。
举例来说,在2019年,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在福建省的理科招生最低分为600分,而本校区要616分,学生毕业时可以拿到一样的文凭。在这种情况下,新生填志愿之时,就会知道自己去的不是本校的主校区。
同个学校的同学,生活便利度可能差异巨大我们通过分析校园周边所有的餐饮、购物、健身场所,选出了5个新生校区之间便利度差距最大的高校。
如果你在这些大学里,且被分配到分校区读书,那么你很有可能会羡慕在市中心读书的同学。他们的校园周边有丰富的都市生活,而你由于去哪儿都很远,可能只能宅在宿舍和图书馆里。
我们也统计出十大最便利和十大最不便利的校区,统计后发现最便利和最不便利校区之间的“便利度”,有着指数级别的差异。最便利的校区里面,有7个都是该所高校的主校区;而最不便利的校区里面,几乎全是分校区或新建的校区。